在數字化時代,如何更高水平地以法治保障服務數字社會高質量發展?9月23日,2022年“法治浙江論壇”在杭州市余杭區拉開帷幕,為數字時代法治建設貢獻凝聚智慧力量。
本屆論壇聚焦“數字化建設法治保障研究”主題集思廣益、建言獻策,展現浙江在數字化改革背景下取得的法治研究成果,助推法治浙江和法治數字化建設。
2022年4至6月,浙江省法學會組織開展“數字化建設法治保障研究”征文活動,共征集228篇論文,經過專家評審,其中40篇論文獲獎,為法治保障服務數字化發展蓄積理論研究成果。其中,《共同富裕示范區建設語境下數字賦能法治保障的檢察路徑——以杭州“全域數字法治監督體系”為觀察范式》《訴源治理下區塊鏈智能合約的運作實踐和風險挑戰——基于對杭州市X法院智能合約運作的考察》和《數字檢察背景下數據使用規范化研究》獲得一等獎。
論壇現場,華東政法大學數字法治研究院院長馬長山和之江實驗室智能社會治理研究中心副研究員王平分別作主旨演講。部分獲獎代表和法學代表以交流座談形式分享了數字時代法治建設工作的心得與理念。
面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加速推進,杭州在加快建設全球創新策源地、數字治理標桿城市過程中全力探索構建數字化法治新體系:成立全國第一家互聯網法院,開啟“互聯網+司法”改革探索;在網絡安全、知識產權保護、市場競爭、消費者權益保護等多領域完善數字治理制度,發布系列規范文件,逐步完善數字治理制度?!胺ㄖ螌嵺`表明,數字化建設發展中出現的各類新事物新問題,亟待法律體系規范引導,法治對數字化建設的促進引導也日益提升?!焙贾菔蟹▽W會相關負責人認為,切實發揮數字法治保障作用,既需要加強法治研究,明確裁判標準,強化規則指引,為各類司法解釋的制定、相關法律法規的健全完善提供實踐基礎,也需要持續拓展數字法治服務職能,加強司法共識研究,深化政府機構、研究機構交流合作,服務保障數字化建設健康有序發展。同時,還應推動全民參與數字法治建設,打造共建共治共享格局,讓數字化建設更好地造福廣大人民群眾。